查看原文
其他

陈毅曾沦为红军边缘人物,他最终如何入围十大元帅?艰险超乎想象

文史之友 2023-07-06

十大元帅里,陈毅占了好几个“最”字:

他是艺术成就最高的元帅,唯一的一位围棋“荣誉八段”元帅,诗文水平更是了不起,《梅岭三章》和《青松》几乎人人会背,而哀悼叶挺的《哭叶军长希夷同志》以及《过太行山抒情》两首长诗,更是体现了陈老总令人惊叹的文字驾驭能力。

陈毅还是十大元帅中“跨界”最广的一位,他是政工出身,又是战略大区军事主官,建国后管过上海这样的十里洋场,还是新中国国防科技的奠基人之一,最后协助周恩来总理主管外交,跨度之广,无人可及。

同时,陈毅是综合能力最强的元帅。论战略,他可能比粟裕略差一点;论彪悍,许世友比他强;论支前,饶漱石功劳绝对比他大……但华东军事的最高领导人却是陈毅,因为他的综合能力之强无人能比。

还有,陈毅是人不是神,他是十大元帅中最接地气的、最可爱的、最有血有肉的一个。

很多军迷朋友喜欢给陈毅贴标签,什么“政工元帅”、“文人元帅”、“外交元帅”,其实都不足以概括陈毅的全部,都是以偏概全,因为陈毅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也相当漫长而又相当艰险的过程。

很多人提起陈毅,就想起“井冈山三巨头”,和毛泽东、朱德两大革命巨人并列,参加革命的起点很高。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陈毅的军旅生涯此后并没有一帆风顺,反而经历了令人难以想象的低谷,一度被排斥出军队核心领导层,沦为边缘人!

南昌起义,陈毅最初仅是准尉文书,却最终和朱德一起成为部队的定海神针


很多人知道陈毅是半路参加南昌起义的,却不知道在起义前他仅仅是一名军校的文书,军衔很低,是一名准尉。


那时陈毅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党委书记——不过,这个党委书记是地下的,公开身份是准尉文书——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也算是黄埔军校,那么陈毅也应该算是黄埔系了,蒋介石曾经对陈毅特别注意,如果知道他是黄埔系,肯定会后悔没有重用他了。


陈毅从武汉赶往南昌参加起义,但到南昌的时候,周恩来、贺龙和叶挺已经率军南下,陈毅匆匆追赶,在抚州才赶上了队伍。


周恩来对老朋友陈毅的意外出现极为兴奋(他们在欧洲就是老战友),立即请他担任第9军25师73团政治指导员。


团政治指导员大致相当于后来的团政委,级别似乎并不高,而且那个时候政工干部也普通被轻视 ,但73团是起义军的绝对主力,周恩来对陈毅是寄予厚望的。


再往后,起义部队遭遇重大挫折,大部分领导人都失散了,只有朱德和陈毅带领这只小小的队伍在南方的山区冒着初秋的寒风前进,没有给养、没有钱、没有后方、没有医药、没有装备甚至连基本的吃饭穿衣都成了问题,更关键的是,没有目标更没有希望。


于是,逃兵大面积出现,祸害百姓的事也不断发生,陈毅和朱德准备采取断然措施。


在一个清晨,陈毅命令司号员吹号,全军开拔,一口气跑了20里,到一个山坳里才停下,此时朱德也拍马赶到。


朱德率先讲话,宣布从此以后,这支部队由他和陈毅共同领导,接着鼓励大家振作起来,指出现在是革命高潮的前夜,要坚持下来。然后陈毅出场,陈毅一共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严明军纪,把破坏军纪的几个坏家伙军法从事,极大震慑了部队;第二件,把部队中的党团员进行重新登记,分配到各个连队中充实队伍——这一举措和几乎同时发生的毛泽东“三湾改编”达到神同步。


经过一番整顿,不愿继续跟着走的人离开了队伍,剩下的都是意志坚定的革命者。对于逃走又返回的人,朱德和陈毅也没有继续深究,而是给了他们改过的机会,这其中就有一些成长为红军骨干的将领。


队伍从此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逐渐由弱变强。在朱德和陈毅的领导下,部队发动湘南起义,形势相当好,大半个湖南震动,正规军加农军一度发展为数万人。


不久,朱德和陈毅率领的这支南昌起义的部队上了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实现会师。


井冈山会师是里程碑式的事件,不久红军成立了,朱德、毛泽东和陈毅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红军队伍:红4军。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担任政治部主任。


朱德和陈毅领导的这支部队的转战历程,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论的无比正确,假如没有朱德和陈毅的整顿,这支队伍很可能生存不下来,南昌起义就真得失败了。

在中央苏区,陈毅沦为边缘人


在中央苏区的创立过程中,林彪异军突起,他的军事天才被朱德和毛泽东发现,逐渐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林彪急速上升,而这个阶段,陈毅在军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他的地位被林彪超越。


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之前,陈毅的主要职务是江西军区总指挥,后来又担任西方军总指挥,这在军中实际已经不是主流军职;而林彪则担任红军绝对主力红1军团军团长。这个对比还是相当能说明问题的。


在中央苏区,陈毅一度非常危险,被一个叫李韶九的人盯上,生命都受到威胁,最终虽然大难不死,他的爱人萧菊英却为此跳井自尽。


红军主力长征西去的时候,陈毅正好负了重伤,虽然他很想随队长征,但无奈组织已经决定他留下来,他也就再没有二话,担任了苏维埃中央政府在苏区的负责人,和项英一道领导游击战争。


南方这三年的游击战争对陈毅来说,是最为艰难也是最为凶险的,他身边的战友中不断有人战死,也不断有人被捕就义,他只能躲在深山老林里与敌人周旋。


但就是在这样极端困难的环境中,陈毅没有一点点退缩,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从来都值得称道。


陈毅最为知名的《梅岭三章》就是这个时候的写照,因为中央换了密码,电台早已用不上,他们率领的这支小小的游击队只能独立作战,真是“没有吃、没有穿、没有枪、没有炮”。


那个时候产生了大量的逃兵和叛徒,最著名的莫过于号称“红军第一叛将”的龚楚。但就是这样,陈毅和项英却没有一丝气馁,他们无愧真英雄!

新四军时代,陈毅成为历史的选择
陈毅和新四军首任军长叶挺关系很好,一方面两人是南昌起义期间的老战友,第二就是陈毅的豁达和豪爽几乎没有人不喜欢。
叶挺那时不是党员,很多时候党内的决议是陈毅告诉他的,当时陈毅是军委新四军分会的副书记(副主席),军中地位甚至还要超过叶挺。在军部期间,陈毅一个主要工作是在军长叶挺和政委项英之间做协调。
这期间,陈毅最大的一个贡献是明确了新四军发展的重点不是在皖南而是在江苏,这一战略眼光相当超前,和毛泽东不谋而合,而项英则没有看到这一点。其实这已经奠定了陈毅将来成为新四军军长的基础。
皖南事变让新四军受到重大打击,但损失主要集中在皖南军部,而陈毅和粟裕的江苏部分没有影响,这正是蒋介石所讲的“叶项如瓮中之鳖,手到擒来;而陈粟如海滨之鱼,稍纵即逝”。蒋校长这个人战术一塌糊涂,但在战略上确实有过人之处。
由于项英迟迟不能和中央保持一致,所以毛泽东也做好了组织准备,以叶挺为总指挥、陈毅为副,叶挺没有到职的情况下,陈毅代行其职。
叶挺被扣,项英牺牲,新四军在代军长陈毅和政委刘少奇的带领下,重建军部。这一次,危机过去,困难排除,军部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四军很快恢复了活力,实力更为强大,到陈毅1943年冬去延安参加七大的时候,全军已经近10万人,远超叶项时代。
陈毅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成为新四军代军长,这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临时的,而是陈毅战略眼光和对革命事业忠诚的结果,因此,陈毅在历史转折时刻和刘少奇等人一道扭转了乾坤,成为历史选择,这中间体现的是必然性。

华野成立后,属于陈毅的高光时刻真正到来
陈毅刚到山东的时候,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低谷,这一方面是全国大势所至,各个解放区都相当被动,另一方面陈毅的战术确有失当之处。
泗县战斗的失败和两淮丢失让陈毅压力很大,他甚至完全做好了被徐向前代替、自己去后方从事文化工作的准备。
好在关键时刻粟裕很给力,毛泽东也支持他,对即将成立的华野做出“陈毅坐镇、粟裕指挥”的安排。可以说,毛泽东用人大师的水准在此展露无遗,之后华野的辉煌正是在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
宿北、鲁南、莱芜和孟良崮可以说是华野建立之初的奠基之战,虽说“七月分兵”之后也有一段时期的低谷,但这个低谷过去之后就迎来了华野的大爆发,到济南战役的时候,华野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已经无可阻挡。
在此期间,陈毅虽然仍是华野司令员兼政委,但工作重点已经移到中原,中野“刘邓大军”确切来说,应该叫“刘陈邓大军”,淮海战役中,陈毅虽然并未直接率华野作战,但他参与指挥的中野却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中野对淮海战役的贡献有三:一是攻克郑州和开封,大军东进,在战略上包围徐州刘峙集团,使“小淮海”有变成“大淮海”的可能;二是攻占宿县,切断徐蚌线,彻底截断徐州之敌的退路,使“小淮海”真正变成了“大淮海”;最后才是在双堆集歼灭黄维兵团——中野对淮海战役的战术贡献还在其次,关键是郑州和宿县两战对全局的贡献是战略性的。
1949年初,陈毅仍回华野,担任改编后的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是渡江战役的最高指挥员之一。

陈毅,最接地气的元帅
陈老总和其他任何一个元帅都不同。
朱老总在建国后成为国家副主席和全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不再涉足具体事务;
彭德怀横刀立马,指挥抗美援朝,又主持国防部工作,威风八面;
林彪因为身体原因,基本不出现;
刘伯承把精力投入军事学院建设,不久也基本不再露面;
贺龙则主管体育事业;
罗荣桓身体不好,英年早逝;
徐向前作为总参谋长,因为身体原因,也长期病休;
聂荣臻先是代行总参谋长职权,后来主管国防科技;
叶剑英一直活跃,直到去世。
陈毅最大的特点就是平和和真实,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喜有悲,有聚有离。不管是主政上海还是主管国防科技,不管是当副总理还是管理外交,都是一个务实、高效、幽默、直率的人,最接地气。
他没有“战神”、“军神”之类封神的称号,也没有自诩什么专家,只是那么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这段时间里,他因为乱放炮被周恩来批评过;也因为太直率在怀仁堂被人利用;更在庐山因为发言被人曲解而被称为“二陈合流”;但更多的是他随周恩来出访各国、和毛泽东诗词相和,以及特殊时期周恩来对他的极力保护。
1971年8月25日是陈毅70大寿,当时他正在北戴河疗养,他拉上老战友聂荣臻说:“今年建军45年,我们参军45年,来,我们两个老战友、老朋友,老同乡又是老头子,一块合影留个纪念吧!”

这是他和聂荣臻最后一次合影,4个月后,陈毅就被病魔夺去生命,在北京与世长辞,年仅71岁。这个岁数在十大元帅中仅次于最早去世的罗荣桓(61岁)和1971年去世的林彪(64岁)。

73年,邓小平参观毛泽东故居,韶山人很纳闷:为啥不坐“红旗”车
中国最牛的死刑犯----李红涛
冯唐:一辈子不生癌的秘密!1979年,邓小平在会上发怒:枪毙老红军,你们常州是第一个
1950年:瞎子阿炳上吊自杀内幕
陶斯亮:越共中央决议反对胡志明娶一个中国太太
丁石孙拒收毛新宇入北大!40年来,令人怀念的6位大学校长
江泽民拍板,粟裕平反!
章含之揭发哥哥后,兄妹十多年不来往
谁的晚年都是一场血雨腥风(深度好文)
小平同志与“五老”吃了一顿火锅,却改变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命运
从文革中打人者不长寿谈起,谈出两个普世传奇故事!1982年卡扎菲访华,态度嚣张傲慢~
Nature惊人发现,黄连素竟是“三高”克星!又一个将走上神坛的中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